CSR 報告書 :如何撰寫 GRI G3.1經濟指標EC 2
CSR 報告書 :如何撰寫 GRI G3.1經濟指標EC 2
全球永續性報告指標GRI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3.1版,已經是企業撰寫《CSR報告書》的重大編寫方針。GRI G3.1 共有 9 項經濟指標 ( Economic Performance Indicators)。領導力企管在此為您以中英雙語的方式,逐一介紹經濟指標意涵。今天將為各位介紹第一項經濟指標「EC 2」。
GRI G3.1經濟指標 EC 2內容全文
GRI G3.1第一項經濟指標代號為「EC 1」,全文如下︰
Financial implica andother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organization’s activiti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因氣候變遷所導致的企業財務風險與機會
Financial implica andother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organization’s activiti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因氣候變遷所導致的企業財務風險與機會
領導力企管解讀
GRI G3.1認為,氣候變遷使得地球4000年來最高溫,全球天災情頻傳,企業應正視氣候風險管理。
的確,美國珊迪颶風、泰國水災、大陸四川420強震和日本地震海嘯,顯示天災對於經濟的衝擊已愈來愈嚴重。聯合國於2013年10月公佈的最新報告指出,2000年至今,全球天災造成的經濟損失,累計達到兩兆五千億美元。
根據統計過去30年內,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經濟損失增加了2倍。達沃斯論壇發布《2013年全球風險報告》則表示,水資源的短缺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將是未來10年全球最可能出現的風險。造成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是相關溫室氣體長期累積,而這些溫室氣體又以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為大宗。因此,溫室氣體減量所討論的通常就是涉及 CO2 的減少。
台灣處於地震帶與和颱風侵襲區域,更應正視氣候變遷與天然災害的所帶來的營運風險。
的確,美國珊迪颶風、泰國水災、大陸四川420強震和日本地震海嘯,顯示天災對於經濟的衝擊已愈來愈嚴重。聯合國於2013年10月公佈的最新報告指出,2000年至今,全球天災造成的經濟損失,累計達到兩兆五千億美元。
根據統計過去30年內,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經濟損失增加了2倍。達沃斯論壇發布《2013年全球風險報告》則表示,水資源的短缺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將是未來10年全球最可能出現的風險。造成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是相關溫室氣體長期累積,而這些溫室氣體又以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為大宗。因此,溫室氣體減量所討論的通常就是涉及 CO2 的減少。
台灣處於地震帶與和颱風侵襲區域,更應正視氣候變遷與天然災害的所帶來的營運風險。
▲ 2013年10月07日,菲特颱風襲陸,造成經濟損失70.6億台幣。
▲ 2012年颶風珊迪(Sandy)侵襲美國東岸,造成經濟損失500億美元。低於2005年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的1200億美元災損,為美國史上災損第二高的風災。
精選範例︰遠傳電信《CSR報告書2011》,GRI G3.1 經濟指標 EC 2
在此援引遠傳電信所公布的《CSR報告書2011》,他們將經濟指標 EC 2的內容編寫在報告書的第57頁,明確的點出電信業者對於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更用清楚的圖表呈現遠傳電信自2001年以來,所處理的天災風險控管機制。
遠傳電信《CSR報告書2011》第57頁內容摘錄如下
相對於傳統產業,ICT被認為是一個綠色產業。根據全球電子永續性倡議(GeSI, Global e-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所發表的《Smart 2020:實現資訊時代的低碳經濟》報告指出,ICT產業藉由提 供其他產業提升能源效率的方法,讓ICT產業在抵抗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的危機上,具有重要的產業影響力。
儘管ICT有降低溫室氣體的潛力,但是天災通常對電信產業造成行動通信設備損失(如基地台建設、機房、 纜線等等)、中斷訊號之營收短少、人力維運次數增加及氣候變遷造成溫度變化,提高成本(如機房冷氣加裝、 電費支出等等)。
遠傳因應氣候變遷一覽表
2001年
2001年納莉風災中,位於板橋四川路的主要資訊中心電信機房與客服中心(已在2010年4月配合遠東電信園區開 發案拆除),險些因大雨且排水系統宣洩不及造成淹水,影響企業內部資訊服務與伺服器設備的正常運作。
自此,我們開始評估與規劃如何降低因氣候變遷與天然災害,藉以降低影響企業營運與資訊服務可用率與可靠 度的風險,同時考量在劇烈天候或天災影響主要資料中心機房的服務功能時,能有備用的資料中心機房、資訊基礎 設施與伺服器設備,能持續提供所需的資訊服務。
2004年
2004年遠傳合併和信電訊後,開始評估建置可因應氣候變遷與天災的高可用率與可靠度機房。
經評估後選擇和信電訊子公司與和宇寬頻,於內湖參考世界級電信機房標準與規範所建置之IDC(Internet Data Center),其高規格之防洪與抗震能力足以提供企業營運與資訊服務高可用率與高可靠度。
2005年
選定主要資料中心機房位址後,於2005年開始以資訊服務先建後拆或一次性搬遷的方式將遠傳資訊科技事業群 位於板橋、五股與內湖科技園區等地四個資料中心機房之資訊服務與伺服器設備搬遷至內湖IDC機房。期間共搬遷 超過百項資訊服務系統與上千部伺服器設備。
為熟悉相關機房災害與緊急狀況處理之程序,資料中心機房維運團隊每個月排定定期之防災緊急處置演練,確 保遭遇天災與緊急狀況時能夠有效且快速的處理狀況,減低對企業營運與資訊服務造成的影響與衝擊。
2009年
2009年3月運用前速博電信於板橋四川路IDC機房,建置完成資訊科技事業群專屬因應天然災害復原之備用資 料中心機房,並開始建置相關資訊基礎設施與伺服器設備。
運用遠傳既有的光纖網路,建置雙迴路雙路由的資料同步傳輸線路,讓主要與備用資料中心資訊服務系統的資 料時間差能在數分鐘內,使在主要資料中心的線上資訊服務系統資料庫,與設定與在備用資料中心的備用資訊服務 資料庫與設定能在最小差距下完成資訊服務的復原,提供客戶與企業內部高可用率與可靠度的資訊服務。
同時在2009年藉由導入並參考ISO-25999世界級企業營運持續管理標準,制定遠傳資訊科技事業群對氣候變遷 與天災的資訊服務復原管理標準與程序。在導入過程中,包含企業與使用者需求訪談與協議、風險評估、資訊服務 系統與資訊基礎設施的建置、緊急應變與服務復原程序及小組組織與成員規劃。
2010年
在制定遠傳對氣候變遷與天災的資訊服務復原管理標準與程序時,我們員工也吸取相關經驗,於2011年6月完 成預付卡資訊服務系統之資訊服務系統復原程序之計畫與演練。
2011年
吸取2010年完成之預付卡資訊服務系統資訊服務系統復原程序之計畫與演練,於2011年3月完成固網服務計 費系統之資訊服務系統復原程序之計畫與演練。並參考TIA-942世界級機房空調與散熱標準,嘗試於既有機房內建 置冷通散熱系統,提高空調冷卻與能源使用之效率。藉由外部顧問之審查,檢視與確認機房能源效能已達到PUE 1.6。
▲遠傳電信所公布的《CSR報告書2011》,他們將經濟指標 EC 2的內容編寫在報告書的第57頁,明確的點出電信業者對於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更用清楚的圖表呈現遠傳電信自2001年以來,所處理的天災風險控管機制。
資料來源︰遠傳電信《CSR報告書2011》
想了解更多訊息,請前往領導力企管
http://www.isoleader.com.tw/

https://lhtopwine.web66.com.tw/web/News?postId=1345911【帶著高腳杯去旅行】來到彰化二林蘭輝酒莊品酩自然釀造葡萄酒~
【帶著高腳杯去旅行】來到彰化二林蘭輝酒莊品酩自然釀造葡萄酒~